第四十一章 重返剑道-《桃李春风皆是笑话》


    第(2/3)页

    张麟轩玩味一笑,道:“人无至性,不可交也,认识了这么久,多少给我透露些兴趣什么的呗?下次见面,也好有个礼尚往来。”

    钱景不由得陷入沉默,眼神瞧着有些黯然,等了一会儿以后,他才不急不慢地开口,“珍馐美味,窈窕佳人,陈年好酒,汗血宝马,琼楼玉宇,名画字帖,前朝古物,诸如此类,无有不喜,然而蹉跎一生,竟是一样也不曾留住,死后葬于孤坟,独享山河月色,勉强也算是一件幸事。”

    张麟轩帮忙倒了一杯上好茶水,低着头,不见神色,只听他问道:“那现在呢?”

    钱景咧嘴一笑,“只想好好活着。”

    活着一事,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任凭生时喜好千千万,死后却只想好好活着。

    四目相对,两两无言。

    就在张麟轩起身准备离开那一刻,钱景又突然开口,笑着说了句,“那地方冷得很,别才出门就回来找我。”

    “什么破地方,请我我都不去。”

    少年转身离开,不见神色,只见锦衣抖动,一步迈过门槛,就此远去,不再回头。

    钱景坐在原地,默默地喝着茶,望着张麟轩杯中何为消散的涟漪,喃喃道:“昔日的小乞丐,看来如今是真的长大喽。”

    数年以前,北境毗邻之州,灾荒不断,饥民遍野,欲逃难至北境者不在少数,然而南山城城门紧闭,不容一人,以至于骂声四起,至今未有消减。

    一群乞丐当中,有个年纪不大不小的男孩,时常钻狗洞溜进南山城,只要遇见吃的,便一股脑地偷走,反正有人在后面帮着结账,行事倒也没什么顾忌。将到手的干粮捧在怀中,再由狗洞钻出,然后将所有食物全部分给肚子饿得呱呱叫的同龄人,虽然得不到一句感激,男孩却乐此不疲。对于父亲的拒收难民一事,男孩虽然不懂,但知道父亲这样做必然有他的道理,他所能做的仅是管他人一时温饱而已,其余则不奢望。不是对于荣辱的淡然处之,而是从一开始便绝无此心。

    一幕幕,有人故意视而不见,有人却看得十分真切,所以后者愿意给他一个机会。不管规矩如何,交个朋友总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吧?旁人爱生气就生气,与我何干。

    相交至今,也算见证了少年的成长,日子过得是顺遂了些,但这是错嘛?谁说有长辈们护着的孩子,就永远都长不大。欺骗之劫,易结易解,在于心之抉择。大不了相忘于江湖,要不就一笑泯恩仇,不是什么难事,不过若要让他亲眼目睹珍爱之物拥有却失去,如此行径,未免太过残忍。

    也罢,别的也帮不上什么忙,三州即便成了乱局,人间鬼道也会太平无忧,不牢任何人费心思量。酆都之鬼,归冥君所掌,但人间之鬼,却归我所掌,谁让钱某上辈子得了个好姓氏,也算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面覆铁具,骤然碎裂至地,钱景伸出手指,抹平鼻梁上的一道剑痕,杯中涟漪同时归于平静。

    下一刻,钱景黑衣化作红袍,满头皆白发,一柄古朴长剑凭空出现,悬于身前。钱景将之别在腰间,站起身,一闪而逝,再度出现时,已然来到城外山巅。

    剑虽未曾出鞘,剑气却早已直指凌霄。

    钱景仰头望向天幕某处,奈何受制于天地规矩,无法与天外某人直视,但他很清楚,那人一定就在自己此刻所望着的方向。

    “一剑之仇,就此两清。”

    铁剑孤立天外某地,默不作声,俯瞰人间大地,静待一个剑修的大年份。眼下这一茬庄稼,长势便极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