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言而有信-《桃李春风皆是笑话》
第(2/3)页
酆都了。
之所以会拦住第七位,一方面是“烛九阴”实力与巅峰相差甚多,一口气护住六位大妖着实是有些吃力,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某人真正死掉,而且死状只会更惨,死于“光阴”之中,大概是所有人都不想经历的一件事。除此之外,那第七位大妖对于将来的战事至关重要,若是让鹿衍发觉,以他的性子便绝不会留下祸患,哪怕代价再大,也会跨越光阴刻度将其斩杀。这一幕,“烛九阴”自然不愿看到,更何况鹿衍初心尚存,也没必要与他闹得个鱼死网破的下场。双方各退一步,然后在某件事上达成一致,便是彼此都可以接受的最好的结果。
鹿衍挥了挥衣袖,将混沌之气打散,多年所求,如今依旧没有答案,但好在推演出了一些关键脉络,倒也不算是一无所获。鹿衍深呼一口气,然后扭头瞥了一眼南边,两位师兄大道不同,早晚会倾力出手打一场,所以昨夜武三思造访十方阁,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鹿衍并不惊讶,甚至还有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意思,毕竟他自己也好些年不曾见过五师兄认真的模样了。
文字本是书生大道,后来却一股脑地赠予儒家,这才使得圣人们有了所谓的本命字一说。儒生打架的本事来自于书中,而这本书又刚好是由书生陈尧所写。
鹿衍忽然笑了笑,呢喃道:“只动用了刻刀与半部书籍之力,看来师兄您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也罢,既然您还在乎这同门之谊,师弟我也就不去三师兄面前当这个恶人了。因果之争,本就无关对错。”
鹿衍双手拢袖,沿街而行,一眼望去,门户紧闭。虽是十室九空的萧条景象,却并非战乱所致,而是镇北王有意在战事开始之前将民众迁走,送往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无论是以何种理由发起的战争,最终苦的都是普通百姓,但愿这场内乱过后,人间大地可以再无战事。
乱世将至,有人应劫而去,也自当有人应劫而生,能否便乱为治,且看后人的本事吧。
不远处,忽然出现一道身形,身着蟒袍,神情严肃。
鹿衍郑重其事地作了一揖,轻声道:“见过王爷。”
来者正是三州之主,镇北王张允执。
老王爷拱手还礼,亦是轻声道:“见过十三先生。”
鹿衍坦然受之,缓缓站起身,笑问道:“王爷此行可是来兴师问罪的?”
老王爷摇摇头,言语平静道:“有些事情,思来想去还是不明白,今日恰好遇见,故而来此求十三先生解惑。”
“但说无妨。”
“既然诚儿身死之缘由,十三先生早已一清二楚,为何还要瞒着轩儿?如今以神通暂且斩断镇北城与诚儿的某种联系,难道仅是为了走一趟朔方城帮着轩儿化解怨愤?若只是为了此事,当初的荒原之行您大可将诚儿救下,又何必眼睁睁地看着他死在哪里。既然当初选择了袖手旁观,如今又为何要费心弥补。实不相瞒,对于十三先生的所作所为,本王至今仍是不理解。”老王爷沉声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