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曹性马均问对-《三国之殖民海外》
第(3/3)页
马均蹲在一个树墩上,拿出书刀,写写画画,不时抓耳捞腮,忘记了周围还有他人,达到了忘我的状态。
没想到对方真有启发,曹『性』心中激动异常,前世杂交水稻之父,利用野生水稻与良种水稻杂交,解决了困『惑』了华夏几千年的粮食产量问题。
让人口倍增、超过以往任何时候、突破十五亿人口、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华夏,得已吃上饱饭。
堪称一大奇迹,解了世界『性』的难题,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之后又在杂交水稻的基础上,研究出了产量越来越高的良种杂交水稻,乃至亩产三千斤的超级水稻。
时下主要种粟,也就是小米,亩产粟三石,但汉代的亩比前世的市亩小的多,约等于0.228市亩。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一石为一百二十斤。
汉代一斤大约有克,一石大概为六十二市斤。
亩产三石,折合成前世的重量单位,就是亩产粟一百八十六市斤。
一个亩产三千斤,一个亩产一百八十六,虽然有粟比水稻产量低的原因,但如今的水稻并非主流,种子开发的最成熟的还是粟,且时下水稻亩产量也不过比粟多一点,不超过五十斤。
当然,这其中不止是种子问题,种植的技术,灌溉、肥料、防虫、除草等,都有一定关系。
曹『性』生怕将马均的思绪打『乱』,但毕竟有些一定的见解和方向,不能让其想偏了,于是小心的接着提醒道:“马大匠,你这个可以先在稻谷上面试试,江南适合种稻!”
不明所以的马均只是点头,继续写自己的思考。
说完的曹『性』,不愿打扰他的思考,留下了数十护卫,小心的保护着这位曹军中的宝贝疙瘩,领着他人悄悄离开。
小心走开数百步后,拉开了与马均的距离,曹『性』领着众人来到河边散步,看着河边的景『色』,对刚才的事情还意犹未尽,只觉心情一片大好,期盼着再次吃上杂交水稻的一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