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鉴神之路》
            
            
            
                
    第(2/3)页
    凌风拍了拍逄明道:“算了,我们去别处看看。逄明气愤的又在那几只老鼠身上踢了几脚。
    说着三人便来到左手边的一道门前,董凯和逄明用力一推哪知道竟然推不动。
    恩?奇怪怎么推不动?逄明说道。
    此时董凯细细的看着这道门突然发现在门旁的墙上竟然一块突出的石头,董凯虽然刚刚修习奇门遁甲但对机关还是有着一定的了解。
    于是董凯摸了摸这块凸起的石头,按了按,不动;往左扭一扭,不动;往右扭了扭,“咔咔咔”那石头竟然能转动,随着咔咔咔的声音左手边的那道门竟然应声而开,只听“哗哗哗”的声响似有流水声一般由小变大又慢变快,凌风闻听忙道:“快闪开。逄明和董凯立即向两侧闪开。
    在青锋剑的剑芒下只见有东西迅速的流了出来,凌风和逄明一见大吃一惊。逄明道:”竟然是宝物?有金子、鸽子蛋大的珍珠、鸡蛋大的玛瑙,各种翡翠一股脑的从门中流了出来撒了一地。逄明乐道:“这下发财了,哈哈够我们吃几辈子的了。说着便将宝物往自己怀里揣。此时凌风道:“董凯呢?听到凌风问道逄明立马站站直,向四周望去,但只见那空荡荡的石壁。
    这一惊非同小可,董凯那么大的人突然间就这样凭空消失谁人不怕?逄明愣愣的站在当处看着这堆满宝物的地方。凌风走到董凯消失的地方仔细的看着青砖砌成的石壁,用手摸了摸,拍了拍,咔的一声只见青砖墙上开了一道口子,凌风用力一推,借着微微的光便发现有一人站在门后,那人听见声响便转过头去往门口跑。凌风一见正是董凯。原来董凯为了躲避误打误撞的便撞进这道暗门。
    只听董凯道:“凌师兄别让门关上,刚说完那暗门便转了一个圈将凌风推入暗门内。当门关上时,黑暗马上便降临,凌风立即将墨剑祭出,一股幽暗的光慢慢从墨剑中散发出来在这个幽闭的空间内显得格外诡异。凌风见此立即在空中画了道火符并将其拍入剑身中。此时墨剑受到凌风的催持发出了暗红色的光亮。照亮了整个地方。
    竟然是个墓室?凌风说道。只见墓室呈正方形,一口石棺便放在墓室的正中高台上,只见那石棺上刻满了晦涩难懂的铭文,一柄巨大的石制砍刀镶嵌在棺盖之上;墓室四壁各有一个胸前插了利刃的骷髅骨架,在墨剑那暗红色的光下显得愈发的诡异。此时突然出来“咚、咚、咚的声音,凌风和董凯吓了一跳,转而望着他们进来的那道石门,便知道逄明在外面敲门,他没找到门的机活。便在墙上连拍带打。
    凌风望着这间墓室道:“是什么人会建造这样的墓室?而且这墓室建造得也忒奇怪了,竟然会将殉葬的人用利刃钉在墙壁上。
    董凯闻言道:“凌师兄,我们不可乱走动,我观此处墓室的布置,并不是生祭那么简单,倒更像是一个以活人为祭的阵法。而这套阵法要压制的便是那石棺中之物。
    凌风闻言看了看董凯点点头道:“那我们等着逄明将墓室门打开再说吧。就在此时猛然间墓室四面墙上的骷髅发出“咔咔咔”的声音,只见四具尸骨的头颅齐齐的望着凌风董凯小哥俩,在他们黑色的眼眶中燃烧起两团蓝色的火焰正冷冷的望着凌风和董凯二人。
    凌风和董凯见此身上的汗毛都炸起来了,只见那四具骷髅慢慢将插在胸口的利刃慢慢拔了出来,接着便落在地上,四具骷髅汇在一起那几道冷冷的蓝色火光在凌风墨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幽森,不多时只见那四具骷髅发出“咯咯咯”的鬼笑声举起利刃便朝着董凯凌风二人走来。
    董凯一看急道:“完了,我的青光剑还在外面。此时四具骷髅手提利刃便往董凯和凌风身上砍来。董凯一见立马躲闪,只见他左闪右避,将围攻他的两具骷髅的攻势一一化解,并在手上凝聚道符准备抓准时机便给予致命的一击。
    凌风见两具骷髅手提利刃往自己身上砍来便以墨剑抵挡,谁知那骷髅的利刃一碰到凌风的墨剑便将墨剑附在剑身上的火符给尽数消散,凌风见此吃惊不小,心道:“这时什么兵刃,竟有如此能力?
    逄明在外面怎么也打不开那道暗门急的直冒汗。望着青光剑护主也一直往那墙壁上撞去发出叮叮的撞击声,每撞击一下便火花直冒。逄明此时突然听到有人走动的声音,回头一看竟有三个人影从外面走来,逄明细看之下竟是三具干尸,其中一具还是今天下午刚刚埋过的那具,逄明立马把法剑抽了出来。
    正在此时从那第三道玉门门后传来了一声吼叫。逄明心道:‘糟糕,我明白了原来这是一个局,从一开始我们进入那茶寮开始就是一个要杀我们的局!想到这里逄明的心沉了下去冷汗却从额头流了出来。
    月封见到三具干尸从地上消失便知道它们肯定是跳到那大石下的地方去了。月封从树上下来边走边拣一些石头揣在怀中以便在危险的时候当暗器,片刻便来到那井口边,随后便祭出残月镰背着小龙跳入井中。月封来到井底此时残月镰在手,可是井底确实一片黑暗。就在月封苦恼的时候,突然间从他背后射出一道白色的光芒。月封细看之下原来正是小龙挂在脖子上的那枚白玉棋子。只见那白玉棋子缓缓浮在小龙头顶一尺处,发出柔和的光芒照亮了立身之处。月封见状一阵欣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