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仿佛长久以来的一个梦魇消散了。 他悚然一惊,心想原来老夫对周夏拜在蒋庆之门下如此介意吗? “告辞!” 周夏深深的看了徐阶一眼。 转身出门。 礼部官员们闻讯走出值房。周夏进了自己的值房,把早就收拾好的东西打成包袱,背上。 周夏走出值房。 看了这些同僚一眼。 这里有许多人曾给他使过绊子。 但也有许多人在背后默默的帮助他。 就如同这个大明,许多人在挖墙角,也有许多人在为之努力…… 周夏拱手,默然而去。 翌日传来消息,周夏去了城外的墨家基地。 “大好前程啊!” 蒋庆之进宫时被朱希忠请去。 “千金难买我乐意。”蒋庆之笑道:“正好城外需要人执掌,我正愁让谁去……” “你就不心疼?”朱希忠笑道:“那可是郎中,五年之后就能一窥侍郎之位。侍郎乃重臣,对墨家和你有莫大的好处。” “老朱,你最大的问题就是,看问题都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蒋庆之摇头。 “可墨家在朝堂需要大将。”朱希忠说道。 “王以旂算不算?”蒋庆之淡淡问道。 “自然算,可一个王以旂不够!” “可王以旂原先是哪家的?” 朱希忠:“儒家,咦!” 蒋庆之微笑道:“我能让一个王以旂改换门庭,自然能令第二个王以旂投身墨家。老朱。” 蒋庆之起身,拍拍朱希忠的肩膀,“儒家对我而言,便是一个库,人才宝库!” 挖别人墙角的感觉非常爽,特别是挖到张居正这等人才时。 蒋庆之见到嘉靖帝时,张居正随侍在侧。 翰林院庶吉士历来都是重臣预备役,故而在真正进入官场之前,帝王会不时令他们随侍,比如说草拟诏书什么的,或是观政。 通过这些可以磨砺庶吉士们,也能让帝王考察这些人,量才使用。 “俺答部把大明商队隔离在外交易,大明这边当如何应对,昨日礼部那边有建言,说当令人去呵斥,若是再如此,便断绝贸易。不过兵部那边说万万不可断绝贸易,否则消息断绝,对大明不利。庆之,你以为如何?” 嘉靖帝手中拿着奏疏,没抬头问道。 蒋庆之看了张居正一眼,“陛下,外交无小事,可外交也并不复杂。礼部那边……有些如临大敌,过头了。” 周夏离开了礼部,蒋某人自然是要回报一番。他这话里就带着对徐阶的不满,连嘉靖帝都听出了味儿来。 “那你说说当如何?”嘉靖帝放下奏疏。 张居正看着蒋庆之,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蒋庆之和嘉靖帝之间的交流。 不像是君臣,更像是……很古怪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 “外交就两个字,对等!”蒋庆之淡淡的道。 “对等?”嘉靖帝眯着眼,“对等……此言大妙。” 随即嘉靖帝吩咐,“令礼部派员呵斥,另外,俺答部商人……尽皆在京畿之外贸易。” 如此,俺答部的密谍就要头痛如何潜入京师了。 而且俺答还没办法抗议……这事儿是咱们开的头,明人不过是对等反击罢了。 这便是外交的精髓,对等回应! 对等就是报复,但却把报复的范畴定在了对等的尺度上,不至于引发更多冲突。 果然是嘉靖帝,随即就领悟了这个道理,不但对等,还进一步把俺答部的商人隔离在京畿之外。 由此,大明后续调拨粮草,集结军队的动作就能避开俺答部的眼线。 礼部随即接到了吩咐,有人赞道:“此次陛下采纳咱们礼部的建言,可见阁老高瞻远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