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自从儒墨大战开始,儒家就盯上了徐阶这位南方系在朝中的大佬。按照他们的说法,徐阶两位弟子皆叛出门下,转投蒋庆之和墨家门墙,这是奇耻大辱。 徐阶但凡还有口活气,就该和蒋庆之不共戴天。 但徐阶擅隐忍,不露声色。 所以儒家那边也不断拉拢,希望能把这位阁老拉过来,一起对付墨家和蒋庆之。 吏部尚书……徐阶看了蓝臻一眼,淡淡的道:“老夫尚不知此事,一切等朝中决断。” 蓝臻笑了笑,“今日想来消息就会传遍朝中。有人托我带话,吏部乃六部之首,谁掌控吏部,十年后,门生遍天下……” 十年后,一个个经你手提拔起来的官员遍及天下,你徐阁老还担心什么严党? 徐阶笑了笑,“老夫先走一步!” 蓝臻看着他策马过去,轻笑道:“本官就不信你不动心。” 徐阶是动心了。 若是能执掌吏部,他就有了和严党叫板的底气。 你敢给老夫小鞋穿,老夫就敢给你严嵩的党羽挖坑! 吏部挖坑埋人……谁特么躲得过? …… “早上没石头叫嚷,还真是不习惯。” 夏言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又起迟了。 他披衣拿着夜壶出去,开门就打个冷颤。 早饭时,看着空荡荡的饭堂,夏言说道:“老富,坐下一起吧!” “哪有这规矩!”富城摇头。 “规矩算个屁!”夏言强行让他坐下,“就算是帝王也得有个伴不是。老夫老了,吃饭喜欢热闹,一个人……胡宗宪呢?” 富城说道:“说是外面有事,急匆匆出去打探消息。” “能有什么事儿?”夏言咬了一口肉饼,觉得没滋没味的。 一阵冷风随着胡宗宪卷入饭堂,他搓着手,“不拘什么汤,来碗热的。” 有仆役去厨房弄了一碗伯府名汤:胡辣汤。 胡宗宪一口气吸溜了半碗,这才缓了一口气。 “是何事?”夏言问道。 胡宗宪说道:“前日变天,熊浃病倒了。” 夏言说道:“人上了年纪,到了冷天若是被冷风当头吹了,回头不是头疼就是脑热。熊浃年岁不小了。” “我寻了几个好友打听,说是朝中隐约有些声音。说熊浃年迈,陛下若是怜惜老臣,便该放他回乡,好歹死在家中,魂魄有个归处。” 夏言眸子一缩,“徐阶!” “不愧是夏公!”胡宗宪由衷赞道,“如今朝中最有可能接任吏部的便是徐阶。” 夏言喝了一口牛肉汤,“徐阶对墨家的态度暧昧,但老夫敢打赌,他巴不得墨家被儒家一巴掌拍死。另外,庆之和他有所谓的夺徒之恨。若是他执掌吏部……” 富城心中一凛,“墨家一系官员怕是要倒霉了。” “我去问了几个好友,都说廷推这一关怕是……”胡宗宪面色不大好看,“怕是拦不住徐阶。” “朝中泰半皆是墨家和庆之的对头,他们自然乐于见到徐阶执掌吏部。另外,徐阶一旦执掌吏部,必然会与严党分庭抗礼,不复低调。如此,正中儒家下怀。” 夏言沉吟着。 蒋庆之走后,夏言坐镇新安巷,胡宗宪为助手,二人和京师士大夫们斗了几场,竟然不分胜负,令外界皆说夏言依旧是当年那个夏言。 且和当年相比,如今的夏言少了许多傲气,行事越发从容。 “庆之到了何处?” “大概还有三日路程。” “快马把消息告知他。” “是。” 夏言眯着眼,“此事不容小觑。徐阶徐阶……此人隐忍之能朝中无双。一朝得势,挟儒家之威……” 当蒋庆之得知消息时,他距离京师还有两日不到的路程。 “徐阶?” “是。”家中护卫说道:“夏公说,若是让徐阶执掌吏部,墨家便会处处受困。” “熊浃病情如何?”蒋庆之想到了那个老头儿。 “说是天气突然转冷,熊尚书被冷风吹了一番,没多久就晕在了值房内。如今御医在熊家照拂,不知好坏。” 蒋庆之点头,等护卫走后,他叫来徐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