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蒋庆之以缅人侵袭云南为由率军南下,得到奏报后,朝中君臣都颇为担忧,担心那位东吁雄主莽瑞体会趁势大举入侵。 这一次朝堂上反对的声音占据了主流,原先支持蒋庆之的人也在抱怨这位胆大包天,无法无天。 那是莽瑞体啊! 东征西讨建立了东吁王朝的雄主,你就靠着那点人马去讨野火,就不怕全军覆没吗? 兵部迅速组织人推演此战,有当年曾在云南的武将提及了象兵,说那玩意儿无坚不摧,虎贲左卫再犀利,面对皮糙肉厚的巨兽也无可奈何。 推演的结果在朝中引发了争议,有人建议下旨让蒋庆之赶紧回京,别特么再让大伙儿提心吊胆了。 有人建议派内侍去把蒋庆之带回来,否则这厮就如同是猴儿,一不小心就不见了。 就在众人忧心忡忡时,消息来了。 莽瑞体亲征。 艹! 这下连老王都睡不着了,连续几日在兵部组织人推演战局。 其实不用他推演,朝中君臣都知晓此战的凶险。 严嵩当朝表态,京卫随时可以出动。 而群臣此次罕见的并未反对。 原因很简单,兵部推演的结果:若是兵败,有沐氏余孽的配合,云南顷刻便会沦陷。莽瑞体乃是雄主,他不会停下脚步,接下来他的目光会转向西南各地…… ——东吁那边若是倾国而来,十余万大军不在话下。 就在这个时候,依旧有人弹劾蒋庆之,被道爷一记掌心雷,不,是一玉锥把脑袋砸破,血流满面。 此次东厂和锦衣卫的消息终于晚了。 当蒋庆之的捷报到了京师时,朝中君臣震动。 六千大破三万! 捷报很简洁,就是简单叙述了一下击败敌军的事儿,平淡的仿佛是刚剿灭了一股土匪。且这股土匪都是老弱病残,击败他们不值一提。 艹! 有人说蒋庆之是在故作姿态,兴奋欲狂的王以旂却说这是名将之姿。 ——杀敌太多,捷报太多,人长威伯都习惯了。 是习惯了! 不是什么故作姿态。 武勋们仿佛被打破了家里的醋坛子,酸气冲天,有人说蒋庆之是胆子大,但连仇鸾此次都罕见的没有附和。 据闻仇鸾闻讯后在家喝的大醉,说什么既生蒋,何生仇。 什么叫做胆子大?人蒋庆之从西北到西南数度出手,哪一次胆子不大?可哪一次他输过? 这不是胆大,而是艺高! 而京师士林诡异的安静了下来,诗会,没了。酒会,没了…… 仿佛是儒家刚去了一位擎天柱。 可谁都没想到,蒋庆之竟然隐瞒了擒获东吁国主莽瑞体的事儿。 缅甸原先是大明的地盘,归于云南布政司管辖。后来莽瑞体崛起,自成一国,令大明上下颇为愤怒。 但此刻大明的注意力在北方,所以一边打嘴炮说缅甸宣慰司依旧属于大明,一边咬牙切齿的发誓要让叛逆付出代价。 莽瑞体并未反击这种舆论,但自家关起门来却自成一体,什么缅甸宣慰司,不过是大明君臣的自慰罢了。 “莽瑞体……”道爷失态了。 蒋庆之听着这声音不对,抬眸一看,道爷面色潮红,指着自己半晌说不出话来。 卧槽! 别是中风了吧? 蒋庆之心中一凛,赶紧过去扶住道爷,“陛下,陛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