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这话是孙重楼说的。 “谁告诉你的?”富城问道。 “是一个和尚。”孙重楼先前出门遇到了一个和尚,“那个和尚说我有慧根,可为佛陀坐下金刚。师父,金刚是干嘛的?” 富城不动声色的道:“厨房刚弄了大肉包子,喷香。” 嗖! 孙重楼眨眼就不见了。 富城干咳一声,去请见蒋庆之。 蒋庆之正在禁地弄小机床,不过没开发电机。 “伯爷。”富城没进院子,很自觉的侧身对着禁地大门,“先前石头遇到了个和尚,那和尚说石头有慧根,老奴想去和他探讨一番石头的慧根。” 作为后世的军迷,蒋庆之知晓兔子研发武器的传统: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他遵循着这个老传统,在第一支土制燧发手枪装备自己后,开始了第二代燧发手枪的研制。 “慧根吗!”蒋庆之看了富城一眼,“很麻烦?” 富城恭谨的道:“这是京师,有大明社稷镇压,老奴以为鬼神辟易。” 蒋庆之点头,富城随即出府。 他佝偻着腰,一路缓缓而行。 太祖皇帝当年曾出家,但出家的目的只是为了混口饭吃。登基后,太祖皇帝以僧人为使出使各国,目的便是让周边诸国感受到大明的善意。 当统治稳固后,太祖皇帝察觉到了方外对世俗的侵蚀,田地还好,毕竟刚从乱世中走出来,荒废的田地还多。但人口却成了双方的矛盾点。 若都去出家了,谁来耕种,谁来从军? 且方外拥有大量田地的同时,也收纳了大量人口,这些田地和人口是不交税的。 这就触动到了太祖皇帝的逆鳞,于是他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限制方外发展。 到了成祖皇帝,这位帝王对道家却情有独钟,武当山上的金顶便是明证。 当下的嘉靖帝崇道,但佛家底蕴深不可测,在京师依旧能和道家打个平手。 一个老和尚正在一家店铺外等候。 伙计出来,手中拿着一碟子剩饭剩菜,“就这些了,你可愿意?” 和尚鼻梁颇高,双眸深陷,他递过钵,“都是吃食,不过是喂养这具臭皮囊罢了。” “怪人!” 伙计把剩菜剩饭倒在他的钵中,说道:“要不再给你一个馒头?” “不必,多谢。”和尚转身,一边走一边用手抓着饭菜吃,旁若无人。 他吃完饭菜,寻了一户人家讨要水喝,顺便把钵和手洗干净。 “既然是臭皮囊,为何清洗?” 身后传来了一个有些尖锐的声音。 和尚微笑着抖抖钵中的水,“虽是臭皮囊,但凡人无知,以臭皮囊为美。和尚要用这具臭皮囊来展示神妙佛法,自然该清洗一番。” “你寻石头作甚?” 和尚打开包袱,缓缓拾掇着,“那孩子一看便有佛缘,我佛慈悲,他该随和尚回归西域,此生勤加修炼,来世可为佛陀座下金刚。” “金刚没空来凡间。” “金刚犯错也会被打落凡尘。” “你来自于西域?” “是。”和尚把钵放在包袱里,缓缓收拢包袱。 “那孩子一看便是大明人。” “他的父亲是贫僧的师兄,确实是大明人。” “和尚也能成婚生子吗?” “住持是成亲生子后才出的家。”澄荥眼中多了钦佩之色,“住持一进大纵寺,修为便刚猛精进。老住持圆寂之前,令他接掌大纵寺,无人不服。” “想来你寻他许久了吧?” “也不久,不过是五年罢了。” 和尚回身,把包袱背上,“你叫做富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