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震撼人心的麦收-《早安大明》


    第(2/3)页

    但显然大明官吏们更喜欢琢磨上官的心思,而不是如何让农人增收。

    于是蒋庆之便把沼气池这个利器弄了出来。

    前世他有个远方亲戚在农村,平日里喂了十余头猪,自家还酿酒。政府推广沼气池的时候还给补贴,他乐滋滋的点头答应了。蒋庆之去帮过忙,觉得这玩意儿不复杂,但却管用,而且还能用沼气煮饭烧菜。

    “这东西有用?”高一鸣讥诮的道。

    “秸秆,青草……粪便……”一个官员冷笑,“若是这东西能增产一成,那老夫每日拉三次也心甘情愿。”

    “就不怕拉脱肛?”老纨绔阴恻恻的道。

    道爷在外面和夏言在说话。

    “可有把握?”

    “臣也不知,问了那小子多次,总是顾左右而言他。”

    “看来他也没把握。”道爷叹道。

    “不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夏言知晓蒋庆之的顾虑,“那些人来势汹汹,若是不能给他们当头一棍,大势便会在他们一边。”

    二人默然良久,严嵩过来了,冲着夏言拱手。

    二人算是死敌,此刻相见分外……不算眼红,但夏言却负手去了边上。

    “陛下,已经收割一半了,若是不妥,臣以为可让长威伯去南边。东南倭寇近期有死灰复燃之势,长威伯去了那边三五载,等此事风平浪静之后,便可归来。”

    不得不说,严嵩和王以旂想到了一块儿。

    不过王以旂觉得蒋庆之留在北方更好。

    嘉靖帝不置可否,严嵩告退。

    看着他去寻崔元,道爷说道:“南方乃是士大夫的根基所在,若今日事败,庆之去了南方,必然是人人喊打……”

    黄锦心中一凛,心想严嵩看似好意,竟然给蒋庆之埋了个大坑。

    “回头记得提醒朕,严嵩最近写的青词有些浮躁了。”道爷淡淡的道。

    “是。”黄锦看了严嵩一眼,心中为他默哀一瞬。

    一个团体的内部也会有矛盾,只分大小而已,这一点蒋庆之清楚。所以正如那句话所说,斗而不破,甚至在许多时候他还和严党联手。

    “长威伯。”徐阶缓缓走过来,看着温和有长者风范。

    “徐尚书。”蒋庆之在看着那迅速推进的麦收,心想老徐这是想来套近乎?

    在进了政事堂后,徐阶的日子便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在严嵩父子的严防死守之下,徐阶连掺合政事的权力都没有……一如当年夏言对严嵩那样。

    严世蕃手段了得,几次三番给徐阶小鞋穿。

    “此事若是成了,利国利民。”徐阶感慨万千,指着那一片麦浪说,“有人说长威伯年少不更事,可见荒谬。”

    年少不更事……老徐这话里有话啊!

    严世蕃在边上和赵文华等人说话,察觉到了蒋庆之的目光,便探寻的看过来。

    “周夏不错。”徐阶温声道:“进了礼部后,很是勤勉……”

    徐阶如今是礼部尚书,而门下‘叛徒’周夏好死不死的竟然也进了礼部。

    徐阶这是威胁?

    蒋庆之想了想,觉得不可能。

    老徐城府太深,不会这么直接。

    那么就是示好?

    蒋庆之脑海中转动着各种念头,下意识的勾搭住了徐阶的肩膀。

    徐阶身体一僵……他大把年纪了,这等小年轻的动作让他感到格外违和。

    严世蕃眸子一缩,“徐阶这是想和蒋庆之联手?”

    赵文华思忖了一下,“最近徐阶在政事堂举步维艰,若是能交好蒋庆之,对徐阶而言便是另辟蹊径。”

    严世蕃冷笑,“蒋庆之的手伸不进政事堂,徐阶这是想通过蒋庆之靠近陛下。有趣!”

    嘴里说着有趣,严世蕃回头就吩咐道:“就说有紧急事务要处置,让徐阶回去。”

    “……长威伯家是苏州的吧?”徐阶温和说着,“老夫家在华亭,昨日拙荆说长威伯的妻子封号便是华亭?”

    蒋庆之被老徐绕来绕去有些晕乎。

    “华亭是个好地方,老夫离家多年,家中儿孙不争气,写书信也是报喜不报忧,几次险些惹下祸事……”

    “徐尚书!”

    一个小吏急匆匆过来,“政事堂那边有紧急事务,请徐尚书前去处置。”

    “这便去!”徐阶看了严世蕃一眼,随即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