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断它,百年国运!-《魔临》
            
            
            
                
    第(2/3)页
    每个讲完后,
    都要引大家一杯酒,
    群臣在作神圣严肃状,一起同饮。
    等太子讲完后,
    让郑侯爷没想到的是,
    姬成玦居然也起身,开始讲话。
    他没诏书在手,但气场上丝毫不弱。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这也是既定流程。
    明摆着的夺嫡双方,都要刷一下存在感才公平嘛;
    但渐渐的,大家伙发现不对了,这好像是六殿下在自己给自己加戏,因为六殿下讲述的很多是前两年大燕的财政情况,国库的艰难,当家的不易;
    不过,姬老六在后半段,将主题又拉了回来,大概意思是现在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接下来………
    又是一番慷慨激昂地展望未来。
    但因为前半段有太多的干货,也有一些数据,言之有物,所以,听下来的感觉,很好。
    这让郑凡不禁想起了自己上辈子上大学时,一些老师喜欢对着PPT念诵,一些,则是各种数据信手拈来,听讲的效果,自然不一样。
    再加上外席的太监们也不知道是加戏,所以也都听得津津有味。
    郑侯爷默默地拿起一块鸭肉,送入嘴里。
    小六子这是不打算演了,所以,也没必要再藏拙了。
    当然,这本就是应该的,要总决战了,你这个六爷党的本尊不出面喊口号,做出样子,你让下面人怎么敢放心地为你冲锋?
    这一场加戏,对于真正的六爷党核心成员而言,就是开战的号角。
    “诸位,为父皇喝,为大燕喝,为盛世,喝!”
    原本这句话之后,应该是内席臣子们接话一起同饮,再扩散到外席去。
    但郑侯爷此时却抢先一步,
    端起酒杯,
    喊道:
    “为殿下喝!”
    随后,
    大皇子心领神会,
    端起酒杯,
    “为殿下喝!”
    右手一列的勋贵们本能地也拿起酒杯,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只知道上头喊了,他们就本能地跟着一起喊:
    “为殿下喝!”
    对面的文官们心思明显细腻得多,虽然有人也拿起了酒杯,但真正喊出声的很少。
    可外席的大臣们只听到内席的喊声了,反正内席的都喊了,那自家喊肯定是没错的。
    故而,
    很快,
    外席就传来了山呼般的;
    “为殿下喝!”
    妥妥地盖过了太子先前的风头。
    姬老六饮尽杯中酒水,看了郑凡和老大一眼后,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太子坐在那里,不动如山,面色如常。
    燕皇也只是保持着面带微笑;
    文官大佬们,已经嗅到明晰的味道了,但奈何没有经历过烤鸭店的一幕,消息来源有些捕风捉影。
    外加,这是大燕,不是大乾。
    两位王爷在对面一坐,相当于给大家都盖上了个天花板。
    寻常帝王,像是乾国官家,喜欢用银甲卫来压制文官集团,大燕的皇帝陛下更绝也更直接,两大手握军权的王爷当年就踏平过门阀,现在谁不听话,大不了再来一次就是。
    接下来,
    是晋王虞慈铭率先上殿,送礼外加祝词;
    他现在,就是这个作用了。
    不过,
    祝词的结尾,
    他先祝陛下万寿无疆,随后又祝了太子,最后,又祝了六殿下。
    郑凡心里有些好笑,或许,是自己先前的举止给了虞慈铭一个提示。
    虞慈铭可能认为,他郑凡的选择,必然是对的,所以他也要上船。
    但他就没考虑过,郑凡输得起,他晋王府,输得起么?
    不过,别和赌徒去讨论输得起输不起的话了,没意义。
    随后,
    是梁国使臣上前送礼祝词。
    梁国国主靠政变上台,废黜了有楚国熊氏血统的哥哥,又因一场误会,导致和楚国开战,后来,燕军进入梁国帮梁国抵御楚国,薛三还曾在梁国当过一段时间的将军。
    现如今,燕国就是梁国的大腿,梁国就是燕国的属国。
    再之后,是其余诸个小国的使者上殿送礼祝词。
    原本小国林立的那块四大国的中心区域,燕人的势力范围是到不了那里的,但随着燕国吞了晋地,打了楚国,使得燕人只要需要,就可以直接从南门关出兵惩戒这些小国,直接的威胁一下来,小国们马上向燕人服软。
    虽然不至于都像梁国那样当燕人的狗,
    但至少你调戏她时,她不会报官,而是一边后退一边带着风情:“死鬼,讨厌。”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是这般的现实。
    小国的使臣们上来之后,全都坐到了“插班生”位置上入席。
    再之后,
    是重头戏了。
    首先上来的是,
    是楚国使臣景阳,这位景大夫是出使燕国的老使臣了,而且随同的副使,竟然也是郑凡的老相识,景仁礼。
    楚国使臣表达了希望两国可以解除误会遵从和约让两国百姓免于战火的美好期望,也祝愿大燕皇帝陛下万寿无疆。
    乾国使臣,姓富,叫富薜;
    他也是先表达了对两国和平的希望,但在最后,祝愿大燕皇帝陛下万寿无疆后,先祝福了六殿下,再祝福了太子。
    “哈哈哈………”
    姬成玦直接当堂大笑起来,
    起身,
    指着乾国使臣富薜,
    对众人喊道;
    “乾人向来军备不行,孱弱怯懦,唯独擅长勾心斗角,这窝里斗的本事,那是真的让人自愧不如。
    大家听到没有,
    他居然刻意地想要在孤和太子殿下之间埋钉子,
    怎么,
    真当我大燕是你乾国么,
    会窝里横给你们乾人看笑话?”
    富薜闻言,面色羞红,他其实就是这个心思,甚至在先前上殿前观察风向时就已经想好了等自己这次出使之后会让使团里的谁谁谁写文章来把自己今日的“机智破贼”的故事给写出来。
    要写到自己在燕蛮子朝堂上时临危不惧,尽显大国风采!
    同时,
    为燕人的六皇子和太子之间埋下嫌隙的种子,
    以类似二桃杀三士的方式为大燕日后的内乱埋下伏笔!
    自己的形象,就立起来了,自己的名声,就造起来了,自己回国后的官路,就铺开了!
    可惜,
    姬老六不按常理出牌。
    太子此时也站起身,
    举起酒杯,
    向着姬成玦,
    “六弟。”
    姬成玦拿起酒杯,躬身下去:
    “太子哥哥。”
    两位皇子同饮。
    富薜打算开口争辩,但在此时,大皇子姬无疆开口道:
    “使者下次再想说话,得过过脑子,说不得下次本侯南下的理由,就是使臣你出言不逊了。”
    “………”富薜。
    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外交,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这是威胁,很直白的威胁,但富薜清楚,自己担不起。
    而且他更清楚,一旦燕人真的以这个借口又南下,乾国朝堂第一个要清算的,就是他和他的家族。
    世人都知道,大燕大皇子的爵位,就是靠斩杀乾国三边都督挣来的!
    这时,
    郑侯爷也捧场,
    故意用夸张且带着戏谑的声调喊道:
    “俺也一样。”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一时间,
    内席大臣,不分文武,同时大笑起来。
    毕竟,作为燕人,
    不管你是什么派系,
    不管你是太子党还是六爷党,
    只要你在嘲笑乾国,
    那我必然也会帮帮场子一起笑!
    那边坐着的一排排使臣里,有些笑了,比如梁国和楚国使臣,笑得很夸张,有些则用袖口遮挡着在笑,那是和乾国接壤的小国。
    而外席那里,
    听到内席笑了,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大家还是跟着一起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
    富薜脸色通红,面对这种嘲讽,当真是无地自容,只能俯身行礼,随后退下。
    最后,
    一个身穿蛮族服饰的老者在两个蛮族仆人的搀扶下,走上殿来。
    他先跪伏下来,
    呈上蛮王的国书,
    第(2/3)页